巴夏:意義的賦值和指派
問題:這個接下來的問題,是在聽了你和人們幾百小時的互動之後,浮現在我心裡的。你的互動,涉及了兩個主要的線索,貫穿在你呈現的哲學體系裡。我明白這兩個理念處在同一出發點,但對我來說它們依然看上去有點矛盾。
你表達的一個理念是,在我們生活中的所有情景局面和狀況,根本上是中性的,也即它們沒有「天然的內建意義」,而是你投放給它意義,而我們取得的影響和效果,是依賴於我們賦予和指派給它的某個意義。你分享的第二個理念是,所有每一件事物的出現和發生都是有動機意圖的,有緣由的,也即,宇宙中不存在「外來的產物...
巴夏:想要,說明沒有
巴夏:日安!日安!
問:我什麼也沒寫,這次交流短暫,卻充滿驚喜
巴夏:好的!你們交流什麼內容?
問:我未來的自己告訴我,如果未來的某些事情沒發生,那我無法在當下感到自己的圓滿完整,當我活在當下,未來的我就會走向我,填補我那種,想要的若沒發生,就會覺得有所缺失的缺陷感
巴夏:你感覺自己缺失了什麼呢?
問:如果一些事情我覺得該發生,卻沒發生,那我會覺得自己不完整,而同樣的情況,在未來的我看來,自己時刻都是完整的,這一點,之前我還沒意識到,未來的我,跟我一起待在了一分鐘,把我完整了,我...
共 1088 篇文章,218 頁。